案例查詢

目錄切換
目錄切換

【裁判字號】100,豐簡,111
【裁判日期】1010420
【裁判案由】確定界址
【裁判全文】

臺灣臺中地方法院民事判決      100年度豐簡字第111號
原   告 林榮國
訴訟代理人 許博堯律師
複 代理人 林蕙姿
被   告 陳統立
上列當事人間確定界址事件,本院於民國101年2月23日言詞辯論
終結,判決如左:
    主    文
確定原告所有坐落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三五九之一七地號土地,
與被告所有同段三五九之一一地號土地之界址為如附圖所示A、F
、E三點連線。
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二分之一,餘由原告負擔。
    事實及理由
一、原告主張:
(一)、原告為坐落臺中市臺中市○○區○○段359-17地號土地(
      下稱359-17地號土地)之所有權人,被告為同段359-11地
      號土地(下稱359-11地號土地),嗣原告於民國99年5月7日
      對被告提起拆屋還地之訴訟(即鈞院99年度訴字第1044號
      ),鈞院雖曾先後委託臺中市豐原地政事務所與內政部國
      土測繪中心製作土地複丈成果圖及鑑定圖,惟上開機構均
      表示無法測量,可知上開2筆土地確有界址不明之情事,
      為此原告提起本訴以謀求解決。
(二)、本件訴訟之起因在於,原告之兄林榮波於97年間將同段3
      59、359-2地號土地及其上建物售予訴外人張華纖,張華
      纖於同年5月辦理過戶後,申請四鄰界址鑑界,發現359-2
      號土地、為鄰地即同段359-3土地所有人宋愫珠之門牌號
      碼臺中市神岡區民生30-1號房屋部分無權占有,依此類推
      ,原告所有之359-17地號土地亦遭被告所有之門牌號碼臺
      中市○○區○○路30-6號房屋(下稱30-6房屋)部分無權占
      有。林榮波發現同段359地號等14筆土地圖地不符之問題
      ,即向臺中市豐原地政事務所陳情,豐原地政事務所於99
      年3月4日召開說明會,會中地政人員建議以下解決方案:
      1、就被告所有之30-6號房屋越界占用原告所有之359-17
      地號土地一事,原告應以適當價格出售被占用之土地予被
      告,買賣價金則由林榮波收取,由林榮波與張華纖解決土
      地面積短少之糾紛。2、至於同段359-17、359-16、359-1
      5、359-14、359-13、359-12、359-4及359-3等數筆土地
      之經界位置,依其地上房屋之現況加以調整。故如該項方
      案達成,則被告出資購買多出的土地面積,林榮波就其土
      地短少部份亦獲得補償,且門牌號碼民生路30號、30-1號
      、30-2號、30-3號、30-5號、30-9號、30-8號、30-6號及
      30-7號等房屋坐落之土地,其狀況均與地籍圖相符,應屬
      圓滿。惟被告未參加前揭說明會,林榮波於會後告知被告
      前述方案,被告因須出資購買多出之土地而拒絕,林榮波
      方遂委由原告起訴以謀解決,只有被告出資購買越界佔用
      之土地,方能徹底解決本案。又原告原本擬依定政部國土
      測繪中心(下稱國土測繪中心)之測量結果作為系爭地段買
      買、補償及經界調整之依據,詎國土測繪中心無法測量亦
      無法確認相鄰土地之界址,致無法測量被告所有30-6號房
      屋占用鄰地之面積,故原告提起本訴先確認經界之界址,
      再確認被告30-6號房屋之占用面積,如此系爭地段圖地不
      符之問題方有解決之可能。
(三)、與兩造所有前揭359-11、359-17地號土地相鄰之右半邊土
      地都有發生界址位移的情況,所以住戶有去調解,但是沒
      有達成協議,因為土地上均有辦理保存登記的建物都有占
      用到右側鄰地的情形,但是他們都沒有訴訟。所謂因定不
      動產界線之訴訟,本質仍屬形成之訴,故請鈞院委託內政
      部國土測繪中心詳加鑑定,並依職權定兩造土地經界線,
      以解決系爭地段圖地不符之問題。一般而言,公共設施用
      地有經過鄉鎮市公所、地政事務所點交樁位的程序,已經
      完成的公共設施用地相較民間的用地是比較可靠的界址點
      ,原告認為的可靠界址,是以神岡區○○○路和中山路的
      位置來鑑測兩造的界址。
(四)、對於附圖所示之複丈成果並無意見,兩造土地的界址是由
      地政機關來認定,並不是由證人的陳述內容來認定,倘依
      照被告所抗辯陳述的內容,則地政機關測量結果應係呈現
      原告房屋越界占用被告359-11地號土地之情形,但附圖所
      示之複丈成果結果並非如此;另原告之兄林榮波於97年間
      將同段359及359-2地號土地售予訴外人林淑惠,林淑惠指
      定過戶予張華纖,依其買賣契約書記載總價為14,200,000
      元,折算每坪單價為279,418元,原本構想是根據原告訴
      訟代理人處理類似案件的經驗,在逐戶占有的案例,以頭
      尾兩間作金錢的找補,中間戶的所有人就是照現狀來更正
      地籍圖,不做任何找補,但是本件訴訟,無法照慣例達成
      ,因為中間戶的所有人還是有很大的意見,蓋在調解的階
      段,頭尾2戶即張華纖與被告同意以430萬元作補償,但是
      中間戶考慮減少土地面積的部分會繳納鉅額的土地增值稅
      ,還有關係人即同段359-3、359-18地號土地所有人紀宋
      愫珠,要求關係人即同段359-4、359-12地號土地所有人
      尤雪花找補11平方公尺土地的價額未能協議,才造成協調
      很多次仍沒有共識。
(五)、聲明:請求確定原告所有359-17地號土地與被告陳統立所
      有同段359-11地號土地之界址,如附圖所示A-F-E三點連
      線。
二、被告抗辯:
(一)、伊並未占到原告的359-17地號土地,因為民間的買賣應該
      以地政機關的測量為準,伊係於76年買受359-11地號土地
      ,當年有鑑界亦有界樁,但是以前的路是15米,現在拓寬
      為30米,界樁都在路上,房子也都蓋好了,現在看不出土
      地界址的四點在哪裡,83年間蓋30-6號房屋的時候,也有
      請地政機關鑑界,地政應該有鑑界的資料,我認為界址就
      是地政事務所所留存的界址資料所鑑定出來的界線。
(二)、伊建造30-6號房屋時,與原告土地之界址尚空出20公分的
      溝渠,原告建屋在我之後,他建造的時候有申請保存登記
      、鑑界,原告的親戚也是我的朋友紀達雄說鄰居間如果有
      空隙怕會感情不好,希望我能讓原告直接靠著我的牆壁建
      造,所以空隙就沒有了。
(三)、如果地政人員畫出的附圖所示複丈成果結果是沒有錯的話
      ,伊願意與附圖所示複丈成果圖上所有的所有權人,到法
      院對於每平方公尺的補償價額作調解,但伊沒有那麼多錢
      負擔,這些錢也是要去借錢來負擔,最多可以負擔4,500,
      000元,而大家也都不接受,所以本件一定要重測,因為
      伊不同意原告所主張的界址,伊認為實際並沒有占用到這
      麼多的土地,調解時測量的地政人員也不敢保證正確,調
      解時我有請他負責但是他不敢,所以附圖所示之複丈成果
      圖不正確,因為土地上下都是水利地,為何只測到我這邊
      來,是上邊的房屋占到下邊的房屋,差1米是占到下邊的
      房屋,地政事務所測量員也不敢負責任。
三、法院之判斷:
(一)、按所謂定不動產經界之訴訟,指不動產之經界不明,就經
      界有爭執,而求定其界線所在之訴訟而言;是縱其起訴不
      合諸如土地法第四十六條之二第二項、第五十九條第二項
      之規定,亦難認其起訴為違法(最高法院52年台上字第11
      23號判例意旨參照)。本件原告主張上開359-17與359-11
      地號土地相毗鄰,兩造間之界址發生爭議之事實,已據其
      提出地籍圖謄本、土地登記簿謄本、建物登記謄本、民事
      起訴狀、國土測繪中心函文、豐原地政事務所函文等件為
      證,而被告則抗辯其未占用原告所有359-17地號土地,83
      年間蓋30-6號房屋的時候,與原告土地之界址尚空出20公
      分的溝渠,也有請地政機關鑑界,依該地政事務所所留存
      的界址資料,所鑑定出來的界線就是界址等詞,並經本院
      依職權調閱本院99年度訴字第1044號民事卷宗查核屬實,
      是揆諸上開說明,兩造間就上開359-17與359-11地號土地
      的界址,究係以被告所抗辯自其所有359-11地號土地上30
      -6號房屋、向原告所有30-8號房屋推20公分處,抑係國土
      測繪中心於99年12月15日以測籍字第0990012369號函覆之
      分別依甲、乙、丙區域實測現況套繪地籍圖後之何項結果
      為界址所在,係屬有爭執及存有疑義,故原告認為其所有
      上開359-17地號土地與被告所有上開359-11地號土地間界
      址有不明之情形,而提起本訴求為判決確定上開土地等之
      界址,自為合法,合先敘明。
(二)、次按法院就確定界址事件,應參酌土地之登記面積、舊地
      籍圖、現地現有地形地物、兩造取得所有權之事實、兩造
      占有歷程及現狀、地籍資料及證人之證詞、鑑定人之鑑定
      等一切情狀,以公平合理之原則,綜合加以確定界址。經
      查:
   1、證人紀達雄到庭具結證稱:因為兩造房屋的鋼筋都是我施
      作的,我都認識兩造,原告要興建房屋的時候,我當場有
      跟兩造說,如果房屋間有間隙的話,比較容易漏水,所以
      原告就沒有留間隙,即靠著被告的房屋興建房屋,詳細的
      界址應該是木工即證人王敏雄會比較清楚,因為界址是木
      工做出來的,這麼多年了,我也不記得被告在興建房屋的
      時候,是否有留與界址相隔20公分的距離,我們是依據木
      工做好的工程來綁鋼筋,我確實是有向被告轉達,讓原告
      靠著被告的房屋興建原告之房屋,而不留下間隙之溝渠等
      語,及證人王敏雄到院具結證述:我有幫原告的房屋做過
      板模工程,施工是按照設計圖及業主的意思來施工原告的
      房子連著壁蓋,沒有留空隙蓋起來,當時西邊的房子已經
      蓋好,所以是連著靠緊西邊的房子蓋起來的等情,可知原
      告在建造其所有30-8號房屋時,被告所有30-6房屋旁是留
      有溝渠,嗣30-8號房屋係靠著30-6房屋的牆壁未留空隙而
      興建,惟關於被告建興30-6號房屋時,是否留有其所有35
      9-11地號土地與359-17地號土地間20公分之距離,或係兩
      造間就上開359-17與359-11地號土地的界址,即係被告所
      有359-11地號土地上30-6號房屋、向原告所有30-8號房屋
      推20公分處,則無從證明,是被告抗辯其建屋時與原告所
      有359-17地號土地之界址尚空出20公分的溝渠之詞,尚非
      可採。
   2、又國土測繪中心於99年12月15日以測籍字第0990012369號
      函覆稱:鑑測人員發現系爭社南段359地號與毗鄰土地間
      有圖地不符之疑義,…本案經實地施測系爭土地附近現況
      界址,並與地籍圖套繪後,發現有三種不同之…依甲、乙
      、丙區域實測現況套繪地籍圖之結果…依豐原地政事務所
      所函復結果仍未釐清疑義,故本中心無從依據現有圖籍等
      資料辦理鑑測工作等詞,且證人即國土測繪中心之技士吳
      嘉隆到庭具結證稱:關於本院99年度訴字第1044號拆屋還
      地民事事件,是我去現場測量的,因為國土測繪中心規定
      ,鑑測案件必須系爭土地四周相當範圍之界址與地籍圖吻
      合,才能作出鑑測結果,但因本案四周界址均與地籍圖有
      部分衝突,所以無法作成本案的鑑測成果圖,我們是鑑測
      機關,不是地籍管理機關,必須等到相關土地地籍資料是
      屬正確,才能作鑑測;所謂的鑑界沒有錯誤,而地政事務
      所地籍內容有誤,是指地籍圖上的經界線與目前實地上的
      建物相對位置有不吻合的情形,我們是以圖解方式判斷地
      籍圖,要以附近可靠的界址來判斷出系爭的經界線,例如
      本案30-6號、30-8號建物,我從之前做出的成果有甲、乙
      、丙三案,目前我沒有辦法判斷本案兩個建物的可靠界址
      在何處,因為就我施測的範圍之內,地籍圖與土地上的界
      址相關位置均有差異,所謂土地上的界址是指現場附近範
      圍內建物、道路、水溝、田埂,是我們能夠施測的標的,
      但是本案關於建物、道路、水溝、田埂是不是都在正確的
      位置我無法判斷,關於原告所提出以政府機關施作的重大
      公共設施位置,例如系爭土地附近有神岡區○○路及中山
      路為可靠的界址點施測之方法,只能說這是個假設,故建
      議還是等地籍管理機關理整地籍後,再依據法官的囑託作
      鑑測事項,況且道路在開闢時候的誤差是比較大的,而我
      們施測並非只單靠某個可靠界址點去施測,是要測量一個
      大範圍,所以沒有辦法如原告的提議施作鑑測等情,故本
      院依據被告所抗辯其於76年買受359-11地號土地,當年有
      鑑界亦有界樁,但是以前的路是15米,現在拓寬為30米,
      界樁都在路上,現在看不出土地界址的四點在哪裡,83年
      間蓋30-6號房屋的時候也有請地政機關鑑界,依該留存的
      界址資料所鑑定出來的界線就是界址等情,經通知證人即
      臺中市豐原地政事務所約雇測量員詹明哲攜同兩造所有
      30-8、30-6號房屋的鑑界資料,並到院具結證述:本件鑑
      測人員已經退休,我只能就留下的資料說明當時的鑑測情
      形,因為該地是圖解區,所以沒有確定的座標資料,我們
      只能依週邊的地形地物及可靠的界址描繪在地籍圖上,再
      做套圖,我們套圖的時候會參考較多的點求得基準點,再
      做放樣,從我攜同的第1份圖(即卷頁84),測量員羅義雄
      有編8個號碼,但沒有寫實際上有無釘樁,所以我們也不
      能確定他有無釘樁,第2份圖(即卷頁83)是有寫1、2、3,
      上面有寫是以鋼釘來做界標,所以應該在現場比較容易找
      到,在我提出來的鑑測資料裡有一些畫圓圈沒有標示號碼
      的,應該是各個房屋中間抓為地籍線,然後為界址點,也
      就是以圓圈點來測量,作為參考的界址點,經我閱覽國土
      測繪中心的函文後,因為係依據圖解法套圖的結果,會產
      生不同的成果,如果沒有去現場作地形地物的測量,我沒
      有辦法判斷國土測繪中心的3張圖那1張是正確的等情。
   3、續上2所述,本院到現場勘驗時,地政人員詹明哲陳稱:
      在現場並未看到系爭359-17與359-11地號土地足資認定界
      址的依據,目前必須以套繪的方式找出可靠的界址點,且
      前於100年6月29日有與國土測繪中心、臺中市政府地政局
      測量科、臺中市雅潭地政事務所及臺中市東勢地政事務所
      開會作成「本案經與會代表討論,依大範圍套繪,以附圖
      之套繪成果較為合理,惟範圍內土地與建物使用疑似有錯
      置情形,建請庭上諭命當事人和解,以合併分割方式解決
      事端」之結論,建議整個區塊都套繪後再合併分割,讓分
      割後的土地符合住戶的使用情況等語,及提出臺中市豐原
      地政事務所開會通知單及會議紀錄1份在卷可稽,嗣即由
      測量人員就系爭359-17與359-11地號土地,擴大區域即包
      括相鄰之同段359-16、359-15、359-14、359-13、359-12
      、359-4、359-18、359-3、359-2、359等地號土地套繪,
      並製作如附圖所示之複丈成果圖,是可知地政人員依擴大
      施測區域範圍,並套繪留存的地籍圖資料,找出可靠界址
      點結果,原告所有之359-17地號土地與被告所有之359-11
      地號土地的界址在於如附圖所示A、F、E之連線,而被告
      未能提出其他關於兩造所有上開土地之界址依據的證明,
      則其請求本件須重測,亦不同意原告所主張的界址之詞,
      已非可採。
   4、據上,上開359-17地號土地與359-11地號土地之經界線,
      係如附圖所示A、F、E之連線,惟依據該項上開土地之經
      界線會發生土地與建物之使用錯置之情形,已承如前揭臺
      中市豐原地政事務所開會會議紀錄所記載之情形,且附圖
      所示之複丈成果圖亦計算出被告所有位於359-11地號土地
      上之30-6號房屋,有使用到原告所有329-17地號土地面積
      69平方公尺之事,惟兩造及相鄰之同段359-16、359-15、
      359-14、359-13、359-12、359-4、359-18、359-3、359-
      2、359等地號之所有權人林榮波等人迄至本件言詞辯論終
      結前,仍未能成立合併分割的調解,本院自難逕以附圖所
      示30-8、30-6之建物的位置界址(即紅色線所表示之使用
      位置線),作為兩造所有上開359-17與359-11地號之界址
      線,而為被告得以金錢補償的判斷,是據上,本院依據上
      開359-17地號、359-11地號土地之登記面積、地籍資料、
      套繪留存的地籍圖資料找出可靠界址點,及前揭證人即鑑
      測人員吳嘉隆、詹明哲之證詞,並地政機關所為如附圖所
      示複丈成果的鑑測內容,認原告所有上開359-17地號土地
      ,與被告所有359-11地號土地之經界線,係如附圖所示A
      、F、E之連線。
(三)、故綜上,兩造間上開359-17地號土地與359-11地號土地之
      界址點,應確定以臺中市豐原地政事務所於100年11月23
      日所製作之土地複丈成果圖所示,即原告所有359-17地號
      土地為A-F-E-H-G連線,被告所有359-11地號土地為A-B-C
      -D-E-F連線,且依上開土地等之地籍圖經界線,確定原告
      所有上開359-17地號土地,與被告所有上開359-11地號土
      地之界址為如附圖所示A、F、E3點連線。
四、據上論結,本件原告之訴為有理由,依民事訴訟法第436條
    第2項、第80條之1,判決如主文。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   國    101    年    4    月  20    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臺灣臺中地方法院豐原簡易庭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法  官    楊曉惠
右為正本係照原本作成。
如不服本判決,應於送達後廿日內,向本院提出上訴狀並表明上
訴理由,如於本判決宣示後送達前提起上訴者,應於判決送達後
廿日內補提上訴理由書(須附繕本)。
中    華    民    國   101    年    4     月    20    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書記官